李晓东:中文域名是中文上网的重要“催化剂”

2019-7-22

新华网消息:12月25日14时,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技术部主任、IETF国际化邮件地址标准工作组(EAI)联合主席李晓东博士,做客新华访谈,就互联网中文国际标准问题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以下是访谈节录: 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是什么让中文进入真正的无障碍上网时代?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有关互联网中文国际标准的三个标准,请您简要地介绍一下互联网中文国际标准的基本情况。 [李晓东]1996年3月,《互联网信息传输中文字符编码标准》(编号RFC1922)正式发布。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第一个被认可为RFC文件的提交协议,解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中文编码的汉字统一传输问题。清华大学朱海峰教授、胡道元教授为作者之一。互联网国际标准,包括2004年获得的《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与管理标准》(编号RFC3743)、今年10月刚刚获得IETF通过的《中文域名注册与管理标准》(编号RFC4713)。这两个标准与IANA(国际互联网代理成员管理局)发布的《中文字符对照表》,一起构成了互联网国际标准。通俗地说,中文国际标准使汉字域名的任何变体,不管是繁简体还是异体字,都指向同一个网站,使我们进入真正的无障碍中文上网时代,构建了全世界中文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平台。   IETF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主持人]您提到有关IETF组织,请您介绍一下这个组织的情况。 [李晓东]IETF已经成立20年,是一个纯技术化的组织,参与人员全部是互联网工程师,至少是具有技术背景的人员。它是一个民间组织,最初成立于美国。民间组织的形式上很自由,谁都可以参加,大门对所有人开放,从来不会关着门开会。任何工程师,有兴趣都可以参加。这个组织主要是关注在互联网技术上,IETF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英文简称,主要解决互联网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最核心的是解决所谓互联互通。大家采用同样声音、同样标准就能够说话。你用一种技术方案,我用一种技术方案,大家互通就有问题,IETF要统一大家的技术方案,并把统一后的技术方案公布给所有人,争得大家的同意,最终发布成国际标准。另外这个标准不是强制的,是非常自由的。事实上恰恰因为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IETF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组织。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标准大概超过90%都来自IETF的成果。     [主持人]有网友问,中国现在在IETF中处在什么地位?  [李晓东]IETF每次开会后都会统计来自各国的参与人员。每次IETF开会都在上千人,中国参会达到上百人,这非常不容易。目前IETF有很多中国人的面孔,代表着中国网民的利益、代表中国公司的利益,甚至代表着中国人的利益,在IETF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强,能争取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地位逐渐变高了,相对来说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