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足球世界杯 效果直追电视

2019-7-22

CNNIC发布《“世界杯”球迷信息来源与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报告》   日前,轰轰烈烈的德国世界杯刚刚谢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就发布了《“世界杯”球迷信息来源与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报告》,这也是我国第一份关于2006年世界杯网民球迷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网民球迷中,通过互联网来获知世界杯信息的比例已经接近9成,互联网超越报纸成为继电视之后的第二信息来源;女性球迷比重超过40%,学生为球迷主体;同时该报告预测,随着网络条件的进一步改进、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意识的提升,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渠道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2006年德国世界杯在互联网上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立即对此热点事件展开调查,调查对象圈定北京城八区,进行随机抽样电话调查,旨在通过研究认知互联网在世界杯期间作为球迷信息渠道所发挥的作用,并对网民球迷的互联网使用行为进行了分析。 互联网地位显著 前景可观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网民与球迷均具有“年轻、高学历”的共同特性,两者的叠加,使得网民在北京球迷中的渗透率超过70%,远远高于互联网在一般人群中的渗透率。 在网民球迷中,88.9%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杯信息,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超越报纸,成为继电视之后的第二渠道,其地位呈现明显上升状态,而报纸、广播这两个传统渠道则呈下降状态。不过就球迷总体(包括非网民)获知世界杯信息来源的顺序依然是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比例分别是97.6%、71.1%和55.6%。 调查也发现,新浪和搜狐是球迷访问世界杯最多的两个网站,将其他网站远远抛在了后面。fifaworldcap.com作为世界杯的官方网站,虽然设有中文版,但球迷的经常访问率只占1%,显然并未得到北京球迷的认可。   图文新闻是网民球迷网上了解世界杯的主要形式 从互联网使用行为上来看,93.1%的网民球迷通过看图片新闻、文字新闻获取信息;其他行为依次是新闻跟帖、论坛、看网上图文直播、观看视频集锦、博客。值得注意的是:观看视频的网民球迷比重达34.9%,预示网上视频大有可为;近三成网民球迷通过博客获取世界杯信息,据媒体报道世界杯期间就有多名“足记”或是评论员的博客冲破千万大关,博客也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即使在非互联网行为上,北京的网民球迷较之非网民球迷更为活跃,参与度更强。例如,在与世界杯相关的活动上,购买世界杯足球彩票的比例二者相差不多,但在商家世界杯促销活动、电视互动、短信竞猜等活动中,网民球迷的活跃程度远远超出非网民球迷。 女性球迷:半缘亲人半缘球 传统上“足球让女人走开”的观点也在本次调查中被颠覆,统计结果表明,今年世界杯期间,北京的女性球迷就超过了四成,几乎占据了球迷队伍的“半边天”。不过,这部分球迷更多的是跟随性球迷,61.6%的女性球迷会选择与家人一起观看球赛,只有19.7%的女性球迷会选择在家独自看球。相信这个有趣的数据将给广告商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广告大战 孰胜孰负? 另外,对于广告这个世界杯形影不离的伙伴,CNNIC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从本届世界杯期间涉及的众多品牌中选择了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阿迪达斯、耐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海尔、联想等在内的23支品牌,测量其传播效果。在无提示的条件下,被访者对主要品牌的提及率数据显示,阿迪达斯和百事可乐均以超过40%的提及率高居前两位,正在快速国际化的联想在利用本届世界杯进行本土品牌传播中也收获颇丰,获得了高达11.2%的提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