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掌控了6.4亿美元 阿里巴巴上市受关注

2019-7-22

2005年是马云命运的分水岭,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化学变化”,已经引发质变——阿里巴巴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界吸引最大投资的经典楷模的同时,也成了风险投资商通过上市方式退出遭遇失败的经典范例;与杨致远完成股权交易后,马云虽然丧失了部分阿里巴巴的股权,却也戏剧性地从短期无法上市的猜疑中解脱出来。 现在的马云,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界最有钱的职业经理人:除了杨致远注资的2.5亿美元,还有软银以可转债券形式注资的3.9亿美元。风险投资“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性在马云面前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孙正义虽然急于套现逼着马云卖了自己的公司,却又在马云缺钱的时候总是不惜一切地帮他一把。 掌控着至少6.4亿美元资本且不再有上市压力的马云,将在今后两年做出什么事来? 上市迷局 尽管一直笼罩在马云头上的上市阴云已经暂时散去,但阿里巴巴何时上市无疑仍旧是人们最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马云旗下多家企业的高管和多年追随他的众多员工,更为至关重要——有报道称,阿里巴巴人力总监邓康明宁可损失20%薪酬,也愿意获得相当可观的公司股权。 那么阿里巴巴是否会在2008年前完成上市?会以阿里巴巴上市还是以淘宝上市?对此,马云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一如既往地用“不知道”来回答。 尽管计世资讯互联网分析师刘冰认为,杨致远与软银这样的风险投资商不同,上市对于马云来讲已经不再是第一目标,但在互联网资深人士洪波看来,马云还是可能会以B2B+C2C整体上市。 人们猜测,马云宁可失去公司控股权也不上市,是因为他认为这个时候上市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时候——不值或者不能。 不值之说来自阿里巴巴公司内部。由于马云的B2B生意做得颇有成就,但总额并未达到一定高度,即使上市价格也不理想,因此谓为“不值”;不能之说缘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上市一般需要一个成功的模式做典范,例如百度可以借Google作为模板。但目前在海外并没有B2B的成熟模式可供借鉴,倒是C2C的楷模eBay正火爆全球,因此很多人认为马云做淘宝网的最终目的是借eBay模式上市。 “马云要想上市,必须在C2C市场打败eBay易趣,取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并且有增长迅速的收入。”洪波表示,“收入金额并不一定有多大,但是要有一个足够高的增长速度,可能这正是马云的弱项。” 刘冰也认为,目前马云的收入可能不会有爆发性成长。因为阿里巴巴的收入受中国中小企业数量的影响,爆发性发展时期已过,而C2C目前对马云还没有收入贡献,因此增长会很有限。事实上,不久前马云宣布了淘宝继续免费3年之后,很多人已估计2008年前,马云以淘宝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如果收入和增长速度都不足以支持上市,马云又会把精力放在什么上呢?